在这个资讯当道时代,Data是企业最珍贵的资产,因此资料保护就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
从2017年开始爆发的网路攻击:WannaCry勒索病毒,直到现在还不断的变种。根据统计,该病毒于全球造成高达40 亿美元的商业损失。不仅包含资料损失部分,还包括后续引发的灾难,如生产力损失& 资料回复等成本。
OS作业系统、软体,甚至硬体都可以被取代,唯独Data无法轻易取代或回复。目前虽然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复原遭勒索病毒加密的部分或全部资料,但这些方法不是代价昂贵(付赎金)、就是无法应付所有状况。
企业防范资料损失,最有效直接的做法就是做好备份。
备份为何重要?
存在于任何装置上储存的资料,都应采取某种形式备份,无论是公司往来的客户资料(CRM)、员工档案或单纯只是个人照片音乐等。
当资料损失,产生影响最大的还是在企业方面,因为会连带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生产销售和提供服务。资料对于公司而言,是最珍贵的资产,理所当然应该尽最大努力来加以防护。
备份就如同买保险一样,能够防范意外事件发生时,对公司造成的影响最小。而备份能够确保企业在必要的时候可回复资料,降低对营运产收的冲击。
企业应该多久应该备份一次?
关于制定有效备份计画,最重要就是决定多久备份一次。理想情况是,条件许可下尽量提高备份次数。
许多企业一天只需备份一次即可(中小企业),但金融机构或是电商等资料更新频繁,企业则应该提高备份频率,一天备份多次。企业需要采取一些可定期自动备份软体,来减轻管理者负担。
备份频率也应视资料重要性而定。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应优先备份最重要档案,如DB。而一些非关紧要资料和使用者个人档案,就不需频繁备份。
怎样的备份作法才最有效?
业界盛行且有效备份作法,就是所谓的「3-2-1 备份原则」。
>至少制作三份备份
>将备份分别存放在两种不同储存媒体
>至少一份放在异地保存
举例来说,备份重要客户的资料库时:
原则1:至少要将资料库备份档案复制成三份
原则2:分开存放在两种不同储存媒体。一份硬碟,两份在外接装置(USB-HDD or TAPE)上。
原则3:则是将资料存放在其他地点(异地存放)。
如此一来,避免因天灾而造成资料损毁。
目前常见的异地保存方法,如使用云端备份,或是将资料副本存放在另外一个安全的地点( IDC机房或是分公司)。
有鉴于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因此「3-2-1 备份原则」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它吸收了每种方法的优点,并且透过多重保障来降低各方法的缺点。
面对未来严峻挑战企业该如何因应?
只要有适当的备份方案,许多案例中都是可以有效的预防降低损失。
当资料成为企业生存命脉,企业就有必要视它列为首项要务。
在世达先进服务的客户群中,参考类备援架构,由Actiphy 公司出产ActiveImageProtector(AIP) 软体,符合「3-2-1 备份原则」,来为客户进行资料系统的全面保护。
每年3 月31 日为所谓的「全球备份日」,这一天的设立就是为了提醒大家备份的重要性。
备份不能只靠这一天,企业应该养成定期备份的习惯,才能确保永续营运。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321backu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