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25日,国外的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春节,昨晚平安夜,莫桑比克的当地人真的是Happy了一晚上,音乐是灵魂,节奏一定要有,庆祝欢呼声此起彼伏,还有烟花礼炮相伴,虽然我们中国人不过圣诞节,但是,还是能感受到当地这种浓浓的节日氛围。
今年也是我第一次在国外过圣诞节,既然到了国外,就要了解当地关于圣诞节的文化,下面我就分享下关于圣诞节的一些科普,也算是给自己涨涨知识,以下内容来自于维基百科。
引语
圣诞节(英语:Christmas),又称耶诞节[注 1],东正教称基督降生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降生的节日。
教会通常将此节日定于12月25日。其为基督教礼仪年历的重要节日,部分教派会透过将临期及圣诞夜来准备,并以八日庆典与礼仪节期延续庆祝。圣诞节也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西方国家等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之地区的公共假日;在教会以外的场合,圣诞节已转化成一种民俗节日,并常与日期相近的公历新年合称“圣诞及新年季”。
由于耶稣的诞生日期无法确定,圣经上也无相关记载,所以在学术上认为圣诞节是以圣母领报(3月25日)的日期来推估,或是在基督教发展初期将古罗马的农神节(罗马多神信仰)转化而来,当时社会上(如古罗马的冬至)以该节日庆祝日照时间由短变长。西方教会在发展初期至4世纪前中期开始将圣诞节定在12月25日,东方正教会稍晚以儒略历定于1月7日,亚美尼亚教会则定在1月6日或1月19日。
在圣诞节同时兼具宗教节日与文化节庆的双重功能,除了参与教会仪式与活动外,家户、行号与街头上也可见相关布置,更是重要的商业活动时令;而过圣诞节的习惯,亦随着近代西方国家的影响力而扩展到全世界。但在基督教并非主流的地区(如东亚),除了当地的教会团体外,圣诞节经常与消费活动挂钩,这种没有宗教意义的商业民俗活动,不需要接受西方文化者也能自由的参与,且如同西方国家的“圣诞及新年季”与公历新年结合,过节时间拉长到数周,成为全年重要的购物和消费季之一。宗教上一脉相承的伊斯兰教国家则更为特殊,虽然圣诞节在伊斯兰教文化也是有意义的,并承认耶稣的地位,但视圣诞节为歪曲产物,不允许过圣诞有关的宗教活动,不过鉴于西方圣诞民俗活动多数已经失去宗教色彩,穆斯林则可以给予对方祝福、适当参加团聚活动亦可[1]。
02名称
圣诞节英语称Christmas,即“基督弥撒”。有时又记为“Xmas”,但常有许多人误以为是“X’mas”。“X”是希腊字母“Χ(Chi)”,是“基督”希腊语 Χριστός(Christos)的首字母。以“Xmas”淡化圣诞节的宗教色彩是常见的误解[2],现代尊重多元文化的西方人,普遍流行以“节日快乐”取代过时老气的“圣诞快乐”,荷兰语名称类似英语,称Kerstmis,常缩短为Kerst,西班牙语称Navidad,葡萄牙语称Natal,波兰语称Boże Narodzenie,法语称Noël,意大利语称Natale,加泰罗尼亚语称Nadal,意思是“诞生”,更清晰地反映圣诞节的意思。与此相对,德语称为Weihnachten,意思为“神圣的夜晚”。
中文使用的“圣诞节”一词,一般认为是清末来华传教士的传教用语,因为耶稣是西方圣人,而中国民间信仰里凡是神明诞辰皆可称圣诞,因此将此节日译为圣诞节,或耶稣节。蒋介石政府执政时期,主管部门发出公文,表示中华文化中的圣人是至圣先师孔子、亚圣孟子,耶稣不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应将圣诞节更名为耶诞节,为耶稣诞生日之意[3],至今名称仍与圣诞节并用。
03起源
于圣经中完全没有记载详细日期,但由于圣经或其他文献皆提及耶稣的降生故事,所以还是有出生的记录的;
- 马太福音(和合本):
- ……,耶稣基督降生的事记在下面:他母亲马利亚已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迎娶,马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他丈夫约瑟是个义人,不愿意明明的羞辱他,想要暗暗的把他
,寻到了,就来报信,我也好去拜他。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的欢喜;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博士因为在梦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他们去后,有主的使者向约瑟梦中显现,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同他母亲逃往埃及,住在那里,等我吩咐你;因为希律必寻找小孩子,要除灭他。约瑟就起来,夜间带着小孩子和他母亲往埃及去,住在那里,直到希律死了。这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希律见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发怒,差人将伯利恒城里并四境所有的男孩,照着他向博士仔细查问的时候,凡两岁以里的,都杀尽了。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在拉玛听见号咷大哭的声音,是拉结哭他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 ……
04庆祝日期
《圣经》没有记载耶稣的降生日期。关于耶稣基督真实生辰日之调查在耶稣基督死后200年才开始,罗马教廷采用了当时欧洲非常崇拜的密特拉教─密特拉神的生日,并采用了密特神的庆祝习俗。
基督教各教派使用的历法不同,因此他们庆祝圣诞节的日期也不同。[4]:30
对于大部分西方世界的基督徒(罗马公教和基督新教)来说,圣诞节是12月25日;而在科普特、耶路撒冷、白俄罗斯、埃塞俄比亚(称为“主显节”)、俄罗斯、北马其顿、塞尔维亚、格鲁吉亚等东正教地区,圣诞节则是1月7日。这与东正教没有接受格里高利历改革和接受修正后的儒略历有关,因此把圣诞节在1900年到2099年的这一段时间内将延迟到1月7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也是东正教区,但圣诞节日期上遵循西欧习惯为12月25日,至于复活节则仍然遵从东正教习惯。乌克兰于2017年开始把12月25日定为国家假日,但仍保留1月7日作为国家假日。[5]
亚美尼亚是1月6日,称为“圣灵节”。亚美尼亚教会更关注主显节,而不是圣诞节。
05习俗与庆祝
圣诞习俗数量众多,包括世俗、宗教、国家、圣诞相关,国与国之间差别很大。甚至大部分人熟悉的圣诞符号及活动,如圣诞火鸡、圣诞柴、冬青、槲寄生、圣诞花圈以及互赠礼物,都是基督教传教士从早期Asatru异教的冬至假日Yule里吸收而来,根本上是欧洲传统的异教习俗。对冬至的庆祝早在基督教到达北欧之前就在那里广为进行了,今天圣诞节一词在斯堪的纳维亚语里依然是异教的jul(或yule)。圣诞树也不是基督教的,被认为最早在德国一带(当时德国还是分裂的城邦)被发明出来,后来为各不同地方所沿用至节日里面。
因为教宗额我略一世没有试图去禁止流行的异教节日,而是允许基督教的教士对它们赋予基督教的意义重新解释,所以圣诞节中被允许有多神异教的物品和象征。他允许了大部分的习俗继续存在,只是稍加修正,甚至保持原样 。宗教及政府当局与庆祝者之间的交易使圣诞节得以继续。在基督教神权统治繁荣的地区,如克伦威尔治下的英格兰和早期新英格兰殖民地,庆祝活动是被禁止的 。在俄国革命后,圣诞庆祝被苏联苏维埃共产党政权禁止了75年。即使在现今一些基督教派里的基要派和清教徒组织、还有一些基督教系新兴宗教如耶和华见证人,仍旧把圣诞节看作没有圣经认可的异教徒节日,并拒绝庆祝。
05.1民间习俗
自从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和圣诞老人传说出现了。
05.1.1圣诞老人和他带来的礼物
圣诞节送礼物已经接近成为一个全球通行的习惯了。神秘人物带给小孩子们礼物的概念衍生自圣尼古拉斯,尼古拉斯是一位4世纪生活在小亚细亚的好心主教。荷兰人在圣尼古拉斯节(12月6日)模仿他送礼物。在北美洲,英国殖民者把这一传统融入圣诞假期的庆祝裡,而Sinterklaas也就相应的成为圣诞老人或者称为Saint Nick(圣尼克)的人物了。在英籍美国人的传统中,圣诞老人总是快活的在圣诞前夜乘着驯鹿拉的雪橇到来,从烟囱爬进屋内,留下给孩子们的礼物,吃掉孩子们为他留下的食物。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里忙于制作礼物和监督孩子们的行为并记录下来。
法语中圣诞老人叫做Père Noel(与圣诞老人几乎完全一样),其红白相间的衣服曾经使可口可乐公司获得灵感,在1930年代画出了传遍世界的圣诞老人形象。在一些文化中,圣诞老人身旁跟随着Knecht Ruprecht,或是称作“黑彼得”(Black Peter)的家伙。一些版本中,玩具作坊里的侏儒制作了节日礼物,有时圣诞老人与圣诞夫人是夫妻。在圣诞季期间的北美和英国超市,都有小孩可向其要礼物的圣诞老人出现。
在许多国家里,孩子们准备好空的容器,以便圣诞老人可以装进一些小礼物,如玩具,糖果或水果。在美国,孩子们于圣诞夜在壁炉上悬挂圣诞袜,因为圣诞老人说过要在圣诞前夜从烟囱下来把礼物放到袜子里。在其他国家,孩子们把空鞋放到户外,以便圣诞老人可以在圣诞前夜(或圣尼古拉斯日前夜12月5日)赠送礼物。赠送礼物不单单是指圣诞老人,家庭成员和朋友也互相给予礼物。
05.1.2送礼时间
在许多国家,圣尼古拉斯日仍然是互赠礼物的日子。德国很多地方,12月25日晚上,小孩儿们把袜子拿出放在窗台上,第二天早上他们将发现袜子里放满了糖果和小礼物。在德国,主要的送礼日期是12月24日,圣诞老人带来礼物或放在圣诞树下。在匈牙利也是如此,只是送礼的人是“小耶和华”,而不是圣诞老人。
在很多地区,包括荷兰,圣诞假日仍然保存了它的宗教性质。而在西班牙和其他一些有相似传统的国家里,在1月6日主显节送礼物的人则是祭司(Magi),算命人和异教牧师。
歌曲《圣诞十二日》道出了其中一个送礼习俗。当中描述了英国人传统上会从圣诞节到显现节每天互送礼物庆祝。在世界大部分地方,圣诞礼物都是在圣诞夜晚上或圣诞节早上送出的。直至不久以前,英国人都是于节礼日送礼给朋友的。
05.1.3圣诞卡
圣诞卡的起源是一八四四年时,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阿拔太子在伦敦的温莎堡庆祝圣诞节,他们写信邀请贵族的儿童到温莎堡参加圣诞节宴会,并在邀请卡上写了一些祝福的词句。后来大家纷纷仿效,在卡片写上祝福的词句来互相祝贺圣诞节和新年,因此人们开始在圣诞节互赠圣诞卡,以表达祝福和关怀。
到了十九世纪末期,英国有位名叫亨高尔的青年,他是一家雕刻店的学徒。有一年的圣诞节,亨高尔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写信祝福家人和朋友,就请一位很有名的画家,在白纸上画出美丽的图案,最后,亨高尔在纸片中央,写着“恭祝圣诞,恭贺新年!”的祝贺词,就成了一张很别致的圣诞卡。圣诞卡在美国和欧洲很流行,也视为维持远方亲朋好友关系的方式之一。许多家庭随贺卡带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闻(家庭新闻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在过去一年的优点特长等内容)。
05.1.4圣诞装饰
在西方国家里,圣诞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和喜庆的节日,通常会装饰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圣诞布置包括挂上各式圣诞装饰和圣诞灯的圣诞树,户内以花环和常绿植物加以装饰,特别的冬青和槲寄生是传统采用的材料。在南北美洲和少数欧洲地区,传统上户外以灯光装饰,包括用灯火装饰的雪橇、雪人和其他圣诞形象。当中树顶的星星表示基督的荣光及带领东方博士到基督降生地的星,金色彩带表示荣耀,银/白色彩带表示其圣洁,红色彩带表示基督为人所流的血。
传统的圣诞花是猩猩木(别名一品红、圣诞红,花色有猩红、粉红、乳白等)。圣诞植物还包括冬青、红孤挺花、圣诞仙人掌。
一般来说,市政当局也会对圣诞装饰加以支持,在街道悬挂圣诞标语或者是在广场放置圣诞树。呈现耶稣降生场景的马槽布置在圣诞节也很常见,但因马槽有明显的宗教意涵,近年政府及商业机构通常只会布置圣诞树,而不会有马槽布置。
在美国,曾因为政府机构的装饰包括了宗教主题而被多次起诉,控方认为这是政府认可某种特定宗教行为,违反了宗教自由。[6]
05.1.5社会方面和娱乐
很多国家里,商业机构,学校以及组织团体会在圣诞节前几周举行圣诞聚会和舞会。一些组织还会有圣诞游行表演,表演有时会包括基督降生的故事。一些团体还会有露天唱诗活动,如访问邻居家歌唱圣诞歌曲。有些人想用假日唤起人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参与特别的义工工作,或是进行慈善筹款活动。
在圣诞节或圣诞夜,人们经常会准备一盘丰盛的圣诞大餐来享用,一般都是所在国家里的传统菜色。很多地区,特别是东欧,家庭圣诞大餐前人们会禁食一阵。很多国家里,糖果和宴请也是圣诞庆祝的重要一部分。传说一位希望见证耶稣的糖果商人,发明拐杖糖,因倒转的拐杖与拉丁字母中的“J”相似,以表示“Jesus”的字首。
以上内容来自于维基百科,感觉总结得很全面,又涨了新知识。